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
崭岩柱西极,迢遰薄青旻。景仰倾素怀,跻游及芳春。
微雨忽沾润,轻风不扬尘。脚跟恣穷搜,眉睫托远伸。
桃李荫阡陌,松楸达城闉。蒙童二三卷,墟落百千窀。
叠岭绣朱户,倚空撑石麟。直参五百众,遥礼双青神。
逶迟永寿晚,容接觉义亲。煮茗歠涧流,扫榻藉云茵。
老树回银汉,虚檐桂北辰。夕岚千嶂暝,晓磬万山晨。
交相策款□,转复攀嶙峋。危楼跨飞虹,绝峤度翔翷。
古雪积不扫,幽泉喷还湮。援滑步攲□,扪柔憩逡巡。
两僧云半立,一犬花间狺。岩扉敞兰若,仙乐鸣韶钧。
圆光豁万象,塔影标双轮。蠢动欣有托,荒陬浩无垠。
仓忙盻尘境,咫尺迷通津。披襟俯空鉴,漱齿同玉人。
凡尔委蛇蜕,颓然见天真。返景西湖上,放歌南涧滨。
白云回望合,紫气耸瞻新。王道平如底,人烟辏若鳞。
隔花莺未老,近水柳初匀。时当且行乐,身在宁忧贫。
邂逅信非偶,疏狂莫见嗔。还应有高兴,来共结芳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