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云东望十洲开,苦忆玄虚作赋才。大壑秋阴生蜃气,扶桑日色照楼台。
波涛汉使乘槎过,风雨秦王策石来。纵有三山何可到,不如相见且衔杯。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
青阳令尹南康守,到处为官有异才。庙食四时奠蘋藻,碑铭千古不莓苔。
九华山顶虎巢塞,五老峰头鹿洞开。在在经过非偶尔,祖孙缘却自天来。
水边杨柳映楼台,楼上红窗面面开。风景不殊人事别,夕阳沙岸首频回。
幽趣无人会,欣然自解颜。雨来飞鸟急,沙静小鱼闲。
翠滴峰峦表,香霏草木间。吾心久忘物,物意苦相关。
欲尽难留日,将归末果身。生涯元客岁,物意向王春。
北极龙文古,明堂象魏新。鸣珂又朝列,谁与念波臣。
路折李公桥,吾庐一水隔。杨柳绿依依,不见李公宅。
桔槔亭已颓,清响落林隙。微风散稻田,斜月上松石。
菜园全荒凉,莲花总幽僻。惨淡经檀花,照人犹深碧。
李公社稷臣,杯酒非所适。挥涕白鸥前,散发秋堂夕。
竹林寄余兴,禅房时著屐。偶然出诗句,幽怀感今昔。
虾菜尚难具,平泉安足惜。惟有法华庵,空廊黄叶积。
声利驱人万毂忙,可如林下玩幽芳。
一池草色春不尽,半树梅花月花香。
古锦忽分诗眼巧,短笺难寄话头长。
相望正恨相逢晚,莫惜来过剪韭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