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
若有人兮倚云端,骖白鹿兮驾鸣鸾。抚长剑兮辉远日,组流缨兮切峨冠。
鼓桂棹兮芳洲,抗兰旌兮莽渚。思搴之兮杜若,将以遗兮下女。
下女兮瑶环,龙矫夭兮鸟间关。叩天公兮雷帝鼓,阻阊阖兮应余以不閒。
膏余车兮秣余马,与子驱兮震之野。望大江兮扬舲,乘波光兮直泻。
蛟何伏兮水中,骥何嘶兮宇下。时不可兮再得,子独奄兮远驾。
石濑兮漩漩,草幕兮芊芊。遮飘风兮末路,揽白日兮长年。
值灵威兮浩荡,莫少缓兮留连。固人命兮有极,独凋朽兮谁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