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梅引

墙头红杏粉光匀。宋东邻。见郎频。肠断城南,消息未全真。

拾得杨花双泪落,江水阔,年年燕语新。

见说金娘埋恨处。蒺藜沙,草不尽,离魂一只鸳鸯去,寂寞谁亲。

惟有因风,委露托清尘。月下哀歌宫殿古,暮云合,遥山入翠颦。

元好问

元好问,字裕之,号遗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,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;七岁能诗,十四岁从学郝天挺,六载而业成;兴定五年(1221)进士,不就选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学宏词科,授儒林郎,充国史院编修,历镇平、南阳、内乡县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诏入都,除尚书省掾、左司都事,转员外郎;金亡不仕,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;工诗文,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;诗词风格沉郁,并多伤时感事之作。其《论诗》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;作有《遗山集》又名《遗山先生文集》,编有《中州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寒塘净如镜,云冷水荭秋。溪鸟无情物,悠悠不解愁。

乞食难逢宇宙清,菊花无计觅残英。正当好境有猿啸,未必愁人尽水声。

雨暗忆过三老坳,夜深还下五婆城。独持此意知多少,千尺云峰插石屏。

叩舷恣幽讨,性僻耽林泉。晴旭丽朝采,暖破梅花妍。

低篷何所诣,溪路相洄沿。云木乱无次,隐有疏钟传。

来依妙香窟,冷赏咨秋烟。颇爱胜公书,腕力追平原。

仿佛仙坛记,留证金石缘。苍松起幽籁,风动鸣孤弦。

亭亭影交翳,浩气流眉间。

青简兴亡骤,苍规代谢频。

悬知千古恨,政似一年春。

甫换钟馗旧,俄闻杜宇新。

梨花自寒食,谁酹石麒麟。

鹤鸣先警雁来天,

洗竹沾花处处鲜。

散彩几当蝉饮际,

凝光宜对蚌胎前。

朝垂苑草烟犹重,

夜滴宫槐月正圆。

怵惕与霜同降日,

频繁思荐独凄然。

荒草披秦殿,秋花缀汉城。我行南山道,如阅古图经。

遗迹依稀是,长老失其名。一步一伫思,断垒谁缔营。

又如稽蠹简,冥搜损心精。虽以意推求,边傍非故形。

西都赋所载,一一尽歌倾。飞燕旧舜处,田夫扶来耕。

沉香旧亭子,湖石尚娉婷。清风发虚窍,其中有性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