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好问,字裕之,号遗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;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,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;七岁能诗,十四岁从学郝天挺,六载而业成;兴定五年(1221)进士,不就选;正大元年(1224 ),中博学宏词科,授儒林郎,充国史院编修,历镇平、南阳、内乡县令。八年(1231)秋,受诏入都,除尚书省掾、左司都事,转员外郎;金亡不仕,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;工诗文,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;诗词风格沉郁,并多伤时感事之作。其《论诗》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;作有《遗山集》又名《遗山先生文集》,编有《中州集》。
木落天微风,蝉鸣客纷集。秋窗面面敞,看秋如不及。
不必山与水,岂在竹与丝。言追碧筒饮,对把青荷枝。
荷枝青未了,秋色盈襟抱。譬彼清泠泉,一酌令心好。
广庭日西斜,篱落飘秋花。花光秋之外,诗思天之涯。
诗来不知处,宛转花间路。脱我华阳巾,挂之千岁树。
有客笔如椽,苍苍挥暮烟。图成看小李,饮中歌八仙。
酒酣客快意,起舞花垂地。松上微月生,秋天转无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