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不见金谷楼台插寥廓,珠玑映出琉璃薄。满甑青螺甲第空,富贵回头惊旅泊。
又不见渊明三径似元卿,蓝缕茅檐仅容著。心知侈汰非远谋,寄傲南窗安所托。
二子薰莸古至今,遗臭传芬皆自作。中郎天机湛秋水,涵泳源流漱芳酌。
小斋容膝思易安,顾盼俗缘嗟自缚。琴书对眼助清闲,杖履从人笑疏略。
红尘一点不到处,只许炉香度帷箔。吁嗟淡静世所艰,此味要之属丘壑。
能以膏粱甘寂寥,道德高风信玄邈。真长标置自非凡,区区乃念东山乐。
见嗤逸少固所宜,讵识此生如寄壳。会须掩关友松菊,俗子扣门从剥啄。
挥残麈尾虽可佳,弄绝韦编良不恶。
(1067—1117)常州宜兴人,字淑遇,一作叔遇。哲宗元祐三年进士。复中绍圣二年弘词科。累迁太学博士。徽宗朝,除秘书省校书郎,三迁至左司谏,又擢中书舍人、尚书兵部侍郎,颇受知徽宗。为蔡京排挤,出知汝州。政和元年召还,官至刑部尚书。性嗜学,博通经史诸子,词章雅丽简古,挥笔立就,一时典册,多出其手。卒谥文友。有《摛文堂集》。
扁舟落吾手,远役怆余心。
道路经地数,秋风日夜深。
青林向摇落,白发益侵寻。
况说潇湘去,仍怀屈贾吟。
一十年馀此再逢,江流山色隐房栊。玄猿入洞虚残月,帝子吹箫向碧空。
泉饮定心僧入定,法从空处界俱空。登临欲问飞来事,云树重重水自东。
孟秋凉气至,风物凄以清。不眠看寥廓,我屋将徛倾。
盘松盆牖下,岁寒自光荣。谁知天地上,半寸皆青冥。
惆怅朝阳午又斜,剩栽桃李学仙家。
花开花落人如旧,谁道容颜不及花。
多才天子神山女,未必高唐定雨云。
相见烦君惟一曲,不教红泪落湘裙。
大阮归来客满堂,更移芳席近回塘。共怜的皪水花净,并倚离披风盖凉。
银笔看题青玉案,佳人怅望碧云乡。此时此景真愁绝,病著无因为举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