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渠西来拟天汉,千里清阴绿杨岸。
高墉杰屋如屯云,碧瓦参差插天半。
小楼三尺偷晨光,山低堆积白与黄。
千艘一卸须臾了,江湖极目来帆墙。
国家税法拟前古,还以养人非自富。
连云羽射皆貔貅,月禀太仓急风雨。
岁深敝积如鼠穴,检视之官缘此设。
我初受牒颇激昂,匹马朝朝踏残月。
千筹簇簇来如林,袍靴兀坐清槐阴。
秋毫增损必拘送,莫怨小官持法深。
吾概视此平如水,运量四海亦如此。
今朝且佐大司农,他时敢献明天子。
(1041—1097)宋临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哲宗元祐初,历秘书省正字、集贤校理、国子司业。四年,为著作郎,论科举之弊,诋王安石《三经新义》,请复诗赋取士,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。拜中书舍人,直学士院。八年,擢给事中,迁礼部侍郎,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居池州卒。与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,时号三孔。有《诗书论语说》、《金华讲义》、《芍药谱》、《内外制》、《杂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编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
山暗秋云,暝鸦接翅啼榕树。故人何处。一夜溪亭雨。梦入新凉,只道消残暑。还知否。燕将雏去。又是流年度。
孟冬多风霜,草木俱披靡。
老柳叶才脱,拂拂新萌起。
冻梅如枯榛,班班亦含蕊。
寒暑运四时,成此岁功美。
孰知四时间,独有春不死。
悠悠江水绿于苔,杨柳迎风眼半开。行客不如沙上雁,每逢春暖即知回。
五更三尺雪,应是没耕庐。
洞彻八窗景,泓澄一腹书。
卧看龙夭矫,闲玩玉模糊。
差胜陈家否,妻儿共拥炉。
半落庭前叶,始知秋意新。
风严柳疏细。霜薄水清匀。
句裹存佳景,诗成题未有,
翰墨伴清閒。
霄汉频随凤侣飞,年来犹自密缝衣。青灯夜雨人何在,白发秋风子未归。
魏阙恩荣鸾诰在,浔阳消息鲊书稀。惟馀一片陇冈石,千古清光照夕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