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昨在江都,联君城一曲。
我家百色无,唯有数竿竹。
琅玕净相倚,萧洒意常足。
君亦时见过,笑语伴幽独。
别来七见春,屡送光景速。
京师车马烦,高尘蔽华屋。
僧室日闭关,静若在岩谷。
忽闻剥啄声,把手叙寒燠。
嵌空叠石畔,亦有双筠绿。
动君青云兴,赏眄不移目。
爱其萧骚风,摇此苍翠玉。
有如嗜脍炙,久矣虚其腹。
一旦逢割鲜,欣然喜如沃。
乃知物外适,可以傲流俗。
奉常官事简,佳集时可卜。
轩窗辟浓邃,冠带脱拘束。
文枰稍拂拭,白黑看驰逐。
更设茶两旗,何须酒百斛。
(1041—1097)宋临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哲宗元祐初,历秘书省正字、集贤校理、国子司业。四年,为著作郎,论科举之弊,诋王安石《三经新义》,请复诗赋取士,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。拜中书舍人,直学士院。八年,擢给事中,迁礼部侍郎,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居池州卒。与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,时号三孔。有《诗书论语说》、《金华讲义》、《芍药谱》、《内外制》、《杂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编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
一派灵源滚滚来,风摇锦浪岸花开。桥分野色行人去,雨没沙痕钓客回。
秋净霜澄明似练,春深烟染碧如苔。羡君自有朝宗志,莫怪矶头鸥鹭猜。
翠华欲幸长生殿,立马楼前待贵妃。尚觅君王一回顾,金鞍欲上故迟迟。
见月令人写百忧,况逢良夜半三秋。星河有路通蟾阙,云海无波涌蜃楼。
老桂一枝容手折,仙槎万里谩神游。清光莫照干戈地,忧国诗人易白头。
久无筋力荷鉏耰,坐阅千畦{左禾右罢}稏秋。
又喜黄云今满眼,不知白雪已盈头。
丁宁肯幼频驱雀,约敕比邻远放牛。
及早儿孙了租税,颓龄一饱更何忧。
晨及曲河驿,凄然自伤情。群乌巢庭树,乳燕飞檐楹。
而我抱重罪,孑孑万里程。亲戚顿乖角,图史弃纵横。
下负明义重,上孤朝命荣。杀身谅无补,何用答生成。
肃然秋夜对,起视已星陈。心目无穷止,菁华始逼亲。
斗箕分极远,经纬九霄均。云汉垂垂下,天中烂客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