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地积为冢,昔曾游宴来。
冢废无子孙,东家砌成台。
台虽平方冢虽秃,物理废兴有往复。
相逢莫喜亦莫愁,乘兴且同台上游。
(1041—1097)宋临江新淦人,字常父。孔文仲弟。仁宗嘉祐八年进士。哲宗元祐初,历秘书省正字、集贤校理、国子司业。四年,为著作郎,论科举之弊,诋王安石《三经新义》,请复诗赋取士,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。拜中书舍人,直学士院。八年,擢给事中,迁礼部侍郎,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居池州卒。与兄孔文仲、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,时号三孔。有《诗书论语说》、《金华讲义》、《芍药谱》、《内外制》、《杂文》、《宗伯集》(编入《清江三孔集》)。
万事何曾有速淹,熊蹯鱼腹自难兼。山川置掌犹能取,日月无胶可得黏。
稚子幸堪持几杖,老生元自惯齑盐。清晨临镜还三叹,雪颔今年无处添。
万顷烟波短棹飞,一双鸥鸟弄斜晖。如今频作姑苏客,遥指当年旧钓矶。
一毡虽冷寄名邦,却愧辞巢燕子双。风送霜华来短鬓,秋随雁影落疏窗。
甘霖透地晴观稼,缺月当楼夜听江。佳客相过常满座,清贫每欠酒盈缸。
天下势若常山蛇,赵家已失中原脊。北人大举向南侵,一旦雄兵临采石。
岂知江上有儒生,提师一战功便成。南人已胜北人北,三军只听波涛声。
西风猎猎吹玄纛,归傍卢龙山下宿。至今石上见题名,雨洗莓苔痕自绿。
百年身世类转蓬,老少行藏大略同。此日堤分双道月,两朝祠合一家风。
春山杜宇啼诗魄,秋水芙蕖笑醉翁。为有甘棠遗爱在,垂杨掩映晚烟中。
著处溪山可置身,古人求志不求闻。从前未有匡时术,只合携家傍白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