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闻苏侯不及识,内嘉孤雄世难得。文如翻波气龙虎,风云晦明在顷刻。
中间流落似天意,今虽暂困当永适。
忽传长逝既巳矣,知与不知同叹息。曩者避地金马门,献书著论惊上国。
材豪志剧少所有,倏忽变化不可测。结交必皆天下士,朝廷见人退自斥。
指挥功名力可取,城郭披露曾不惜。庙堂诸公交口荐,天子亦称万人敌。
中道龃龉空归来,扁州东浮问损益。登临姑苏睨沧海,愤叹始觉区中窄。
徉狂烂醉遗日月,欲乘长风挂危席。安期洪厓殊彷佛,蓬莱方壶定可陟。
浩歌秀句凌斗牛,至今紫气犹融奕。若人不应逐物化,吴中好事先巳惑。
迩来安知非形解,世上蜉蝣限畛域。遗编逸藁尚多有,但恐灵物随变匿。
君当收拾藏永久,毋以交情死生易。
刘敞(1019—1068)北宋史学家、经学家、散文家。字原父,一作原甫,临江新喻荻斜(今属江西樟树)。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,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,后官至集贤院学士。与梅尧臣、欧阳修交往较多。为人耿直,立朝敢言,为政有绩,出使有功。刘敞学识渊博,欧阳修说他“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,下至天文、地理、卜医、数术、浮图、老庄之说,无所不通;其为文章尤敏赡”,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,著有《公是集》。
程氏有烈女,自名为笋姑。六岁诵论语,七岁奉盘盂。
八岁工织缣,九岁绣罗襦。十岁慈母病,甘饿其体肤。
三日常不饭,羹药办中厨。笋姑年十七,未常里门趋。
趋趋户庭间,亦不踰门睮。其岁为戊申,其月为辰娵。
野鸟守房舍,暴客执矛殳。公然纵白刃,获金而索珠。
阿母病床褥,女不忍驰驱。宁死于母旁,慷慨行捐躯。
暴客挥火茅,延烧乎室隅。救火抵母难,身与白刃俱。
毁生存大义,气绝在须臾。观者如堵墙,股栗泪填衢。
行者久伫立,叹息烈女殊。老者哭纸钱,焚致乎修途。
幼者馈巾帛,村村桑叶枯。媒妁向婿言,此罪谁当诛。
程氏筮十日,不久当归夫。岂知中道崩,使君委罗敷。
何以拜姑嫜,姑嫜泣乌乌。命子各成礼,长恸恨穿窬。
衔悲收汝骨,归葬乎上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