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谷烟霞春尚浅,北寻广朗似清都。萦纡石径人踪绝,断岸无桥俗亦无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藤萝蔽日月,一室翠生寒。科头立松下,飞瀑来岩端。
微雨晓初歇,阴烟过战场。悲风翻野蔓,流水咽荒塘。
枯骨生新藓,残魂断故乡。谁输全胜策,干舞念虞皇。
栖迟菊隐柳边门,坐想桃源松下村。病枕钟呼千里梦,征衫尘涴十年痕。
风摇雾竹连愁扫,日近寒葩带笑温。游骑寥寥花市冷,不须春去始销魂。
青山无数争来前,黄河春水流涓涓。三年燕赵饱尘土,眼明喜见江南天。
高楼倚空殊岝崿,苏子风流浑如昨。滔滔浊水来昆仑,千古何人见消落。
层城华居十万家,春来飞遍桃李花。通衢南北集行旅,夕阳烟火纷周遮。
长堤去水不盈丈,峨峨倒压重城上。可怜性命轻蜉蝣,忍使儿童狎波浪。
朝廷恩大多灵威,岁发帑藏防堤围。黄金百万亦虚掷,居民苦瘠蛟龙肥。
间关一夕河堤宿,隔岸疏镫出茅屋。夜半风声若海潮,顿使危心生远目。
君不见桃源口决十丈余,万姓飘荡都为鱼。儒生叹息空道路,归来还读《河渠书》。
忆初来筠阳,风土习未稳。
家人畏山气,一日或数饭。
愁来数去期,三载若天远。
居之既累月,吏事颇云简。
山水惯可观,鸡彘肥堪馔。
却愁解印绂,夺此养疏懒。
觞咏趣滋适,不觉满铨限。
门前迎新官,槌鼓闹田阪。
顾予谢邓侯,宁有邑人挽。
水声与山光,念此违耳眼。
入山路不迷,出岫兴弥远。平桥带流水,乔木数家晚。
湖头雨初歇,沙际尘尚软。彩云笼大堤,新月吐层巘。
金银耀梵刹,珠翠竞雕辇。馥馥红蕖开,靡靡绿萍敛。
改席临菰蒲,携壶就葭菼。吴歌起难遏,越调和仍缓。
把臂无求羊,同怀有嵇阮。历落摧雄心,凭陵豁醉眼。
朱颜稍沦谢,白发且荏苒。人生贵适志,对景聊引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