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鼓闻收两峒功,旌麾摇映广西东。于今已定筹边策,他日麟台又属公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奉常别后青衫窄,刺部归来白发多。眼看汤孙宜黍稌,愧无才力继猗那。
羲皇世远矣,圣道久粃糠。
纵有鲁中叟,弥缝犹未遑。
况复经秦火,烬末谁能匡。
赤帝按剑起,犄角重傍徨。
天运如此耳,不饮之何方。
壶觞辄自引,未肯须臾忘。
匪苟好沉湎,逃名托醉乡。
采药常游国,还丹不计春。宝书传海客,黄散济时人。
玄俗留红市,涪翁寓绿滨。三千何日就,挥手拂飙轮。
梧桐深青丹桂芳,华堂帘幕悬秋光。美人遥夜耀明妆,风裾雾縠鸣佩珰。
修眉星的神扬扬,昆田玉拨映金梁。不为君歌伊与凉,亦不为君舞凤凰。
屏山十二云锦张,为君婉娈陈缥缃。书仓富过湘东王,潜心玩索皆琳琅。
花然锦帐犹未央,琼枝璧月争辉煌。我闻洛阳卢文房,妻子但解舂黄粱。
如君风雅偕则臧,艳福仙姿谁颉颃。振衣应作三日香,读书肯悔十年偿。
须臾云海沈苍茫,但听鸣鸡唤晓霜。
小舟风送荡微波,女伴相携笑语和。月照花开香满袖,折花低唱采莲歌。
学道修竹,累功积行,常愁行少功亏。劝人作善,於道最相宜。稍稍缘行端正,早傍人、别意猜疑。心自笑,图他功行,怎避是和非。华山陈处士,不侵耕织,山下行稀。尚有人相毁,发叹吟诗。清正无私无曲,任前程、宠辱灾危。随缘过,腾腾兀兀,歌舞乐希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