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水之阔阔莫收,庐山之高高莫俦。青连百越诸天近,影落东溟海若愁。
驿下风湍深驻桨,山腰樵路曲沿流。明朝两马冲云去,十载心期一日酬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携锄庭下斸苍苔,墨紫?红手自栽。
老子龙锺逾八十,死前犹见几回开?
山城犹未散炎蒸,坐看中宵转玉绳。天上捷书传北极,人间秋色下西陵。
漫游江海成长往,垂老乾坤喜中兴。翘首金风动阊阖,鹪鹩终不羡溟鹏。
父前行,子后随。
不肖孙,愚且痴。
三昧门,各自知。
入深村,草离离。
风前翻忆老杨岐。
巫山与天近,烟景长青荧。此中楚王梦,梦得神女灵。
神女去已久,云雨空冥冥。唯有巴猿啸,哀音不可听。
天之苍苍,而在山中。
大畜之象,验之于躬。
六尺之微,万善毕丛。
往行前言,浩浩无穷。
一以贯之,何所不容。
两间非大,此之谓弘。
牝马之贞,行地无疆。
古往今来,其道有常。
是以资生,至哉化光。
君子体之,六二直方。
直内方外,何用不臧。
守此这毅,贲育非铡。
泗亭之参,以此任道。
繇轲而后,孰其深造。
濂洛儒先,知德之奥。
非苟知之,亦免允蹈。
兴夫请书,朝夕戴抱。
懋哉懋哉,至於华皓。
长须翁卧瓮头春,醉不胜扶绝可人。
琥珀色浓红透肉。珊瑚钩嫩冷生津。
欲醉野句不当价,粘出侯家总是珍。
此法纵传无此料,石桥雪水玉粼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