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古未分判,乾坤尚鸿濛。一锡天地辟,再锡民物丰。
三锡人文朗,圣人出弥缝。乃闻大圣先,三命滋益恭。
佝偻走循墙,铭鼎垂无穷。莪峰新安秀,簪笏夙显庸。
四方迈宣力,帝锡三褒功。玺书复叠降,纶綍何殷隆。
父老行叹息,信哉仁者荣。将以铭肺腑,肺腑难为工。
将以书诸绅,绅亦有违从。不如志诸册,置座胜鼎钟。
匪以誇稽古,维表事君终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冲风冲雨看梅花,却喜今年得在家。拌却一冬常是醉,远香孤艳正无涯。
谁凿东崂骨,巉岩一片分。宝光曾近海,山性欲生云。
压径迷莎影,临阶合藓纹。怪来最清澈,相对有虞君。
耽游不觉晚,山阁送馀晖。鸣涧流随马,残霞落满衣。
天空看月小,山近见烟微。客路有如此,行吟可当归。
大钧载运,良辰遂往。譬彼日月,迅过俯仰。感今惟昔,口存心想。
借曰如昨,忽为畴曩。
客路临新郑,云沙望转平。夕烟生断堑,野水入荒城。
下马看碑志,逢人问地名。千秋陵谷在,怀古益多情。
星稀避月明,河白映天青。入夜蝉逾急,先秋叶自零。
花枝栖露蝶,帘罅度风萤。欲唤邻翁坐,渔舟醉不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