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 其三

掉臂安行更不疑,千秋遗叹未之思。即思仁在其中矣,不是他乡外至之。

湛若水
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千里缄书两日前,今朝丰采复依然。金莲寺里观风地,白鹿斋中听雨年。

夜雪梦回开小径,秋涛观罢乏平川。梅花已有真消息,不用江南驿使传。

十年东岱枕书眠,别梦因君一慨然。尽说西江山色好,几人踪迹在梅天。

荒鸡夜唱战尘深,五鼓雕舆过上林。才信倾城是真语,

直教涂地始甘心。两重秦苑成千里,一炷胡香抵万金。

曼倩死来无绝艺,后人谁肯惜青禽。

昊穹忽悔祸,淫雨霁今夕。

峰岭舒紫翠,云天丽金碧。

深蛙鸣远汪,凉叶坠余滴。

漏屋百不忧,宵眠始安席。

天地运阴阳,翕翕降甘泽。孤云一飞扬,民思缠云德。

三事匪酬畀,堂蔑桂薪客。我有一寸心,炼作补天石。

凭谁激火生,当道焚荆棘。靡靡行迈人,侯众舆相识。

欲倩彼筋力,载营我家室。徘徊重徘徊,叹息复叹息。

万态深秋去不穷,容程常背伯劳东。残星水冷鱼龙夜,独雁天高阊阖风。

瘦马羸童行得得,高原古木听空空。欲知道路看人意,五度清霜压断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