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得无言送则之,中思元只是无思。一条正正堂堂路,掉臂安行更不疑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病橘萧萧祇古枝,二三酸子间虫丝。人言社酒堪医此,太息于今已后时。
不觉众山暮,扶筇趁落晖。醉同樵共唱,行逐鸟俱飞。
树色凝烟紫,秋声入夜微。欲知投宿处,前路一僧归。
野人禅客合相陪,渐老诗心亦共灰。
朱草阶前容不去,白莲常上喜频来。
地形各占幽深境,天产俱为散逸材。
犹恨东郊西寺远,闲门难并水边开。
大道周庐满帝京,怪来无讼里闾清。数行诏令家家有,到处如逢大尹行。
忆昔从诸彦,真同弟与兄。每耽文事乐,时泛酒船行。
岁月蹉跎意,湖山感慨情。今朝重把袂,应笑二毛生。
小隐居城市,悠然寄一丘。
青山同入定,黄叶自悲秋。
湖影摇晴榻,钟声度暝楼。
丹砂何日就,期尔在玄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