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人不说文衡山,闻说衡山开我颜。我有衡山旧精舍,相期月底共追扳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天寒不知翠袖薄,日煖但觉玉烟生。
不见高人新建公,旧游脚迹己成空。当时吟弄人何在,明月清风只自同。
古今陈迹几兴亡,闽岭何因祀夏王。
莫是当年平水日,曾驱鱼鳖渡渔梁。
吏治正倥偬,夫君何燕间。
蚕丝既云寡,符移皆可删。
印封人事散,蹑屐升东山。
放杖坐危亭,清啸出去间。
无私席宾少,忘机林鸟还。
野人瞻翠微,稽首双眉斑。
三道狼烟过碛来,受降城上探旗开。
传声却报边无事,自是官军入抄回。
欲问橘中叟,于今一见之。深根移远所,固蒂向天涯。
念尔神凝处,宁知柯烂迟。祇馀传睡着,吾反为其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