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自召百一病,伤彼六欲兼七情。
我今有病出偶尔,开口欲说难为名。
幸非寒战与潮热,一痛却使心怦怦。
籧篨戚施古人疾,二者一旦来相婴。
执书未暇矻矻坐,伏枕顿作咿咿声。
千钧重负未容释,更觉肩背遭笞榜。
董宣不屈汉公主,徐积已见胡先生。
昨朝向人忽作别,即欲回顾仍前行。
昂头莫肯少轻诺,侧目欲就多欢迎。
我生由来泛掘强,只今见者尤加惊。
独鹤引吭频饮啄,大鸡盛气相喧争。
嗟吁元首本无恙,股肱何不思扶倾。
端愁蔓延入骨髓,此病始知为匪轻。
轩岐医经动盈卷,不识何药堪煎烹。
莫如闭户学导引,动荡血脉方和平。
未能痛定得思痛,把笔遣闷诗先成。
(1435—1504)明苏州府长洲人,字原博,号匏庵。为诸生时,即有声望,遍读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及唐宋大家之文。成化八年会试、廷试皆第一,授修撰。侍孝宗东宫,进讲闲雅详明。孝宗即位,迁左庶子,预修《宪宗实录》,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。丁忧后,入东阁,专典诰敕。进礼部尚书。卒谥文定。宽行履高洁,不为激矫,而自守以正。其诗深厚郁,自成一家。兼工书法。有《匏庵集》。
自笑铅刀不割疑,不疑行处是中思。四时百物皆同运,我得无言送则之。
玉简青书大洞文,瑶坛清夜礼元君。凤箫声歇灵轺转,怅望那堪隔紫云。
白日愁人,红尘困我。叶田田处刚经过。者边驯鸭浴双雏,者边虚艇横三个。
便想江南,莲舟唱和。鸭儿争脱红裙裹。不须挨到看花开,未花已遣情无那。
直庐特许北门开,视草新恩擢上才。初地传衣将百岁,昔贤倚笔已三回。
兴元赦制加颜读,泽潞军书运掌裁。润色王言良不易,岂惟前路近中台。
六朝江水故依然,隔断中原又百年。长笑桓温无远略,竟留王猛佐苻坚。
病枕依茅栋,荒锄净果林。背堂资僻远,在野兴清深。
山雉防求敌,江猿应独吟。泄云高不去,隐几亦无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