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帆斗野亭,落帆淮南村。感君远相顾,舣棹枯槎根。
是时涨初减,绿波半篙浑。凉吹满絺衣,入水生縠纹。
携君坐船头,喜有浊酒温。景物况尔佳,烟柳摇初暾。
试鲙水精鳞,堆雪随风翻。君虽不解饮,为我尽此樽。
我侪本不羁,所志非高轩。微官偶为累,坐困簿领烦。
幸然脱尘鞅,如鸟辞笼樊。千里得良晤,一笑眉宇掀。
借问平生交,零落今谁存。东西与南北,逝川日沄沄。
俯视诸儿曹,琐细何足论。会当吐壮气,一往虹霓奔。
岸巾抵两掌,不顾四坐闻。君盍恕我狂,毋令遽声吞。
明发复行迈,相望青绮门。
汪琬(1624—1691年),字苕文,号钝庵,初号玉遮山樵,晚号尧峰,小字液仙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初官吏学者、散文家,与侯方域、魏禧,合称明末清初散文“三大家”。顺治十二年进士,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历官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、编修,有《尧峰诗文钞》、《钝翁前后类稿、续稿》。
酡颜玉碗捧纤纤,乱点余花唾碧衫。
歌咽水云凝静院,梦惊松雪落空岩。
北园西出路逶迤,荆作门扉枳缚篱。
锄麦正忙人满野,营巢未定鹊争枝。
招呼父老尝新酿,约束儿童筑坏陂。
遇兴闲行便终日,隔溪绩火已参差。
八通除道接层霄,五日同云映泬寥。灵贶那从天马下,积阴疑有海神朝。
润生尘陌无穷远,甘入原田不待消。陋巷苦寒方昼卧,静无人迹到琼瑶。
摇心夺目瑞光浓,旅梦初回午夜中。共有情怀悲故国,忽无天地独凌风。
鸿鸣大泽惭霜羽,树尽琼枝比月宫。谁识此中真富贵,锦堂春色未曾工。
鳷鹊曾将喜信来,奇祥昨夜出珠胎。一枝始得龙孙贵,万里看成骥子材。
道路笑临诗首首,庭帏欢上酒杯杯。风吹消息归江国,老稚应须眼为开。
函谷关头鸡喔喔,骢马凌秋向西岳。岳前石子何荦确,绣衣侍者斧在握。
冠上神羊峨一角,西抵龙荒北幽朔。百二河山眼中邈,渭水清清泾水浊,须君激扬无惮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