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帆斗野亭,落帆淮南村。感君远相顾,舣棹枯槎根。
是时涨初减,绿波半篙浑。凉吹满絺衣,入水生縠纹。
携君坐船头,喜有浊酒温。景物况尔佳,烟柳摇初暾。
试鲙水精鳞,堆雪随风翻。君虽不解饮,为我尽此樽。
我侪本不羁,所志非高轩。微官偶为累,坐困簿领烦。
幸然脱尘鞅,如鸟辞笼樊。千里得良晤,一笑眉宇掀。
借问平生交,零落今谁存。东西与南北,逝川日沄沄。
俯视诸儿曹,琐细何足论。会当吐壮气,一往虹霓奔。
岸巾抵两掌,不顾四坐闻。君盍恕我狂,毋令遽声吞。
明发复行迈,相望青绮门。
汪琬(1624—1691年),字苕文,号钝庵,初号玉遮山樵,晚号尧峰,小字液仙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初官吏学者、散文家,与侯方域、魏禧,合称明末清初散文“三大家”。顺治十二年进士,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历官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、编修,有《尧峰诗文钞》、《钝翁前后类稿、续稿》。
一雨潇潇作晚凉,出门思换夹衣裳。开窗已喜尘容静,拂簟悬知梦境长。
已绝归心成久客,自偕劳侣负秋光。微吟偶为西风起,往事如潮说又忘。
崖黑篷先掩,江昏酒未沽。见镫船影并,闻雨客心孤。
此境偏长安,吾行出畏途。明朝盼晴霁,宿鸟暗相呼。
黄鹤初出胎,骨格已惊众。翩翩谢嚣尘,飒爽自神纵。
朝飞出芝田,夕饮下云梦。宁知风露质,乃系世轻重。
有如贤达人,胸腹抱空洞。观时自隐显,岂待吹嘘送。
会看九皋鸣,一一律吕中。阅岁千六百,群飞接鸾凤。
曲径回廊接圃深,竹窗松户晚阴阴。幽花不阻三春梦,明月长悬万里心。
车马纷城阙,寻秋此地偏。路深钟响出,台古烧痕圆。
老树侵沙苑,饥鹰猎岁田。与君期尽醉,休问战争年。
三月江南梅子青,春游已过画船横。
酒怀索寞人初倦,已喜金杯弄水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