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自沧江别,秋风泪满衣。已嗟行路远,况复寄书稀。
雪尽巴流急,云深栈树微。相思如杜宇,长绕锦城飞。
汪琬(1624—1691年),字苕文,号钝庵,初号玉遮山樵,晚号尧峰,小字液仙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初官吏学者、散文家,与侯方域、魏禧,合称明末清初散文“三大家”。顺治十二年进士,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历官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、编修,有《尧峰诗文钞》、《钝翁前后类稿、续稿》。
墓桧经雷劈,祠莲照水开。容光能倒塔,有鹤不孤梅。
堤月穿桥过,僧船挂席回。香车迎画舫,门入涌金来。
万紫千红,垂杨影里香风度。绣裙微露。拾翠人无数。
隐隐楼高,蛱蝶双飞去。帘开处。谁家别墅。指点春游路。
坎坎击鼓,渔山之下。吹洞箫,望极浦。
女巫进,纷屡舞。陈瑶席,湛清酤。风凄凄,又夜雨。
不知神之来兮不来,使我心兮苦复苦。
病里春光只漫消,碧山回望转迢遥。慈恩阁上题诗客,正得君王放早朝。
白下蝉声急,朱明客独归。都人歌有爵,游子赋无衣。
长袖为君舞,高年见面稀。自伤行渐北,为爱雁南飞。
纷纷未了向来因,同在浮沤寓此身。顾我久拚庵外事,知公曾是个中人。
斋盂已厌五鼎食,诗卷初无一点尘。今代王孙能乐此,中兴祥瑞不缘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