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持使节远扬舲,落木层波共杳冥。泽畔有人哀郢客,云中何处降湘灵?
雨过斑竹千丛绿,潮落芳兰两岸青。回首旧游今阻绝,不堪寂寞对遗经。
汪琬(1624—1691年),字苕文,号钝庵,初号玉遮山樵,晚号尧峰,小字液仙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初官吏学者、散文家,与侯方域、魏禧,合称明末清初散文“三大家”。顺治十二年进士,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历官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、编修,有《尧峰诗文钞》、《钝翁前后类稿、续稿》。
寒食清明正好春,看花须着少年人。少年看花花自喜,白发看花花亦嗔。
故郡城头话几朝,飘然石井又联镳。高吟共得清秋兴,斜日不知归路遥。
浊浪翻天地,微躯付海风。恨他精卫鸟,衔石竟无功。
早识长眉妒更多。悔移蜀柳植灵和。当年张绪今憔悴,晚向金城发浩歌。
七里滩头倚短篷,锦云峰里坐春风。旧来鸑鷟文犹炳,老去骅骝气尚雄。
人世几番云作雨,功名千古鸟飞空。何当共酌桐江水,一洗从前鄙吝胸。
闻昔兹山运土成,喜情比屋与连营。
可怜事出三王后,不得亲逢伯禹名。
邻国一朝罹暴水,相君先虑护严城。
他时人说公来日,应记初更月旦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