桥下流澌玉一湾,六年从此照衰颜。
疏林小店行厨到,落日平原猎骑还。
韦杜南连多白草,居庸北距尽苍山。
天寒喜报王师转,驿路无尘羽檄闲。
(1435—1504)明苏州府长洲人,字原博,号匏庵。为诸生时,即有声望,遍读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及唐宋大家之文。成化八年会试、廷试皆第一,授修撰。侍孝宗东宫,进讲闲雅详明。孝宗即位,迁左庶子,预修《宪宗实录》,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。丁忧后,入东阁,专典诰敕。进礼部尚书。卒谥文定。宽行履高洁,不为激矫,而自守以正。其诗深厚郁,自成一家。兼工书法。有《匏庵集》。
嵩山古禅林,俯有潭一镜。
中涵片月朗,了了能见性。
月即是圆觉,潭即是清净。
清净而圆觉,何以得究竟。
鼻端一点白,而具法眼正。
指亡轮灭没,千江烟相映。
寒山叫不应,谁与足幽咏。
众生在黑劫,转脚成踏暝。
脱落众浊源,舞影秋夜静。
陆郎雅擅丹青妙,阿堵神传处士家。一幅天然图画好,伊人秋水溯蒹葭。
汴宋南迁社稷忧,忠魂应念国包羞。钱塘千载英雄恨,古木残阳掩暮秋。
斗室凄凄晦,虚窗寂寂阴。诗亡王迹已,易在帝爻沉。
不敢言天地,安能问古今。独怜千载后,谁见杞人心。
旭日转洪钧,园林万树新。画屏朝弄色,綵槛夜移春。
野径俱堪望,邻家尽不贫。独怜寒谷底,黄叶尚凝尘。
亲戚自有情话,来往都无杂言。
酒熟径须相报,文成聊与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