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贽(1527~1602),汉族,福建泉州人。明代官员、思想家、文学家,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。李贽初姓林,名载贽,后改姓李,名贽,字宏甫,号卓吾,别号温陵居士、百泉居士等。历共城教谕、国子监博士,万历中为姚安知府。旋弃官,寄寓黄安(今湖北省红安县)、湖北麻城芝佛院。在麻城讲学时,从者数千人,中间还有不少妇女。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,最后被诬下狱,自刎死于狱中。其重要著作有《藏书》、《续藏书》、《焚书》、《续焚书》、《史纲评委》。他曾评点过的《水浒传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浣纱记》、《拜月亭》等等,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。
巨峰划中陂,东南无半麓。中有百溪流,上有十丈瀑。
势割朱夏长,寒刮亭午目。遂使神鬼工,中园得渗漉。
青天振飞响,殷雷转岩木。谁寻从来源,汉使终往复。
此地济惠通,涓滴不敢掬。明禁三百年,沟洫废为陆。
匠心理独成,凿井原山腹。周蔽㟏岈嶂,窟藏环斗轴。
牵牛咫尺内,运如璿玑速。洞掣玄冥宅,浩落珠万斛。
支分各汇陂,南走石池澳。欻解抱瓮忧,滋生赖溪竹。
凫鹥日满梁,鲂鲤亦渐育。匪直群类蕃,黄茂锡嘉谷。
济兖水利亡,旱虐时反覆。狃俗自乏术,天岂罪饘粥。
乃知神禹功,润泽在四渎。近者淮泗间,机法颇赢缩。
颍川虹饮筒,用乖文可读。此志竟寥寥,栖托同麋鹿。
云水杳冥去,窈窕成春服。缅昔辋川人,遗篇临池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