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向长安别,凄然动客愁。秋风吹运道,落日在孤舟?
雁逐江烟下,潮冲楚树流。何时复相见,与续竹林游。
汪琬(1624—1691年),字苕文,号钝庵,初号玉遮山樵,晚号尧峰,小字液仙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初官吏学者、散文家,与侯方域、魏禧,合称明末清初散文“三大家”。顺治十二年进士,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历官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、编修,有《尧峰诗文钞》、《钝翁前后类稿、续稿》。
凿山疏水出长江,王气如何可厌禳。
后五百年依旧在,空教晋帝笑秦皇。
扬舲横大江,乘流任荡荡。轻桡暮不息,复逐夜潮上。
时见湘水仙,恒闻解佩响。
甚与时流道不同,南朝台阁是家风。
高闲几格图书畔,冷澹门庭树石中。
因寄诗牌寻胜景,擬投文卷数名公。
荣登显达他年后,应笑冥冥弋者鸿。
水边岂无清江使,石上自有黄冠仙。
更须唤取辽东鹤,便是人间不老泉。
秩满言归父老忧,临岐分犊较蝇头。男儿利物忘天下,未必区区在一牛。
载鬼一车逢故友,北江奇语剧堪悲。山阳笛与西州泪,况际沧桑此一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