篆法久欲绝,李公得真传。
近时乡先辈,仿佛如滕权。
昔为我题扁,握笔指腕悬。
顾盼张髯须,起立竦背肩。
俯仰为陈迹,屈指十五年。
破屋垂雨溜,庳墙上蜗涎。
三字被侵蚀,黑騕犹高县。
海月夜照之,墨光却新鲜。
正如公性气,精悍老犹然。
见物不见人,吴山隔重泉。
惜哉不可作,手迹忍弃捐。
寿以西川木,良工善雕镌。
庶几如坐对,仰面在屋椽。
(1435—1504)明苏州府长洲人,字原博,号匏庵。为诸生时,即有声望,遍读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及唐宋大家之文。成化八年会试、廷试皆第一,授修撰。侍孝宗东宫,进讲闲雅详明。孝宗即位,迁左庶子,预修《宪宗实录》,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。丁忧后,入东阁,专典诰敕。进礼部尚书。卒谥文定。宽行履高洁,不为激矫,而自守以正。其诗深厚郁,自成一家。兼工书法。有《匏庵集》。
万壑千岩映翠霞,越王城下竞传夸。
青天白日秘书舫,乳燕鸣鸠内相家。
高浪趣潮沧海直,大鹏横击五云斜。
自吹玉笛相为寿,昨夜菖蒲吐紫花。
岁岁年年但寄书,艹萍消息竟何如。巨卿未解山阳梦,垂老那堪策素车。
垄上归来跨牸行,扬鞭遥指暮云生。明朝共把春犁去,闻道君王欲省耕。
渡江行役走埃尘,路过名山兴味新。冠帻危峰勿相笑,俨然云外亦辛勤。
溪山环绕古城深,贤尹开轩日醉吟。大抵清虚虽得地,从来安静本由心。
朝挥玉麈风生座,夜抚瑶琴月满襟。应笑陶潜种杨柳,五株门外不成阴。
山水真名郡,恩多补谏官。
中间好田锡,风月亦盘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