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435—1504)明苏州府长洲人,字原博,号匏庵。为诸生时,即有声望,遍读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及唐宋大家之文。成化八年会试、廷试皆第一,授修撰。侍孝宗东宫,进讲闲雅详明。孝宗即位,迁左庶子,预修《宪宗实录》,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。丁忧后,入东阁,专典诰敕。进礼部尚书。卒谥文定。宽行履高洁,不为激矫,而自守以正。其诗深厚郁,自成一家。兼工书法。有《匏庵集》。
乔木足秋声,红叶表秋色。因之念湖山,恨不生羽翼。
形留神已驰,游倦交渐息。西邻夜砧发,东邻晓机织。
我亦有敝庐,松菊暗荆棘。北山百年墓,苔竹手所植。
今长尺若干,霜雪颇自力。西风龙蛇蛰,暗雨山林黑。
东望会言归,免我长相忆。
国字崇当代,人才起妙年。风云千里骏,日月九重天。
翰苑司抡选,中书属次铨。光荣毛义檄,奋发祖生鞭。
学广儒宫制,书传弟子员。宦情依冷椽,官舍拥寒毡。
筮仕无踰此,如君更颖然。永嘉今壮辟,多艺夙称贤。
咨访兼留意,英髦孰接肩。旧家疑寂寞,遗简想流传。
必使声华盛,应知学业全。高情何特达,胜日共周旋。
荐豆登霜柚,充庖载海鲜。洞箫吹月下,玉树立风前。
已兆鱼龙化,何嫌雨露偏。群公争荐进,拭目去翩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