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园乏佳果,枣树八九株。
纂纂争结实,大率如琲珠。
此种味甘脆,南方之所无。
日炙色渐赤,儿童已窥觎。
剥击盈数斗,邻舍或求须。
早知实可食,何须种柽榆。
此木颇耐旱,地宜土不濡。
所以齐鲁间,斩伐充薪刍。
近复得异种,挛拳类人痀。
曲木未可恶,惟天付形躯。
良材却矫揉,不见笏与弧。
(1435—1504)明苏州府长洲人,字原博,号匏庵。为诸生时,即有声望,遍读《左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及唐宋大家之文。成化八年会试、廷试皆第一,授修撰。侍孝宗东宫,进讲闲雅详明。孝宗即位,迁左庶子,预修《宪宗实录》,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。丁忧后,入东阁,专典诰敕。进礼部尚书。卒谥文定。宽行履高洁,不为激矫,而自守以正。其诗深厚郁,自成一家。兼工书法。有《匏庵集》。
傲霜开遍此山崖,浅白轻黄留紫霞。长记汪伦同一赏,夕阳人影淡于花。
山影落篷背,苍然满舵楼。千樯撑晓色,一塔界中流。
市聚城犹远,天高霜自浮。惠泉清可掬,吾欲写吾忧。
竹下一僧坐,城头独客还。星河下平地,风露满空山。
犬吠松林外,灯明石壁间。故人借禅榻,心共白云閒。
日精开遍月光扬,此夜寒堂引兴长。灵艳只缘矜晚节,浓香偏自过重阳。
谁知旧圃先含雨,天为新妆旋著霜。忽忆南中三径上,数枝深浅满烟黄。
浙水春风第一家,只言当日长兰芽。
谁知李白三山侣,来看姚黄二月花。
金瓮荼蘼香作酒,玉瓯松子肉为茶。
满板松竹并奇物,寿似蟾宫之桂华。
老作儒生不解事,江南有田归荷锄。
北窗风来举书叶,犹似劝人勤读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