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公绅索洞庭游稿赋此寄之

平生爱山看不足,支颐远望西山麓。今年身似不羁鹤,竟理飞帆挈行襆。

山中佳处推石公,俯视群峰皆婢仆。怪奇自是惊心魂,秀丽真能扑眉目。

橘林璀灿步障锦,云峦宛转屏风绿。天风不起镜流平,展尽生绡三百幅。

老僧知我非生人,炒栗煮茶频见肃。枇杷花开雪满路,点缀衣巾犹馥馥。

危桥夭矫曲洞幽,别束行縢恣探逐。洞里仙人不我瞋,遍启窗棂驱蝙蝠。

数堆石髓堪采吃,味美胜餐玄圃玉。从今解笑嵇叔夜,俗骨尘缘无此福。

归来恍惚梦中游,欲记旋忘什五六。明春约君共长往,拂石更题招隐曲。

汪琬

汪琬(1624—1691年),字苕文,号钝庵,初号玉遮山樵,晚号尧峰,小字液仙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清初官吏学者、散文家,与侯方域、魏禧,合称明末清初散文“三大家”。顺治十二年进士,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历官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、编修,有《尧峰诗文钞》、《钝翁前后类稿、续稿》。

猜你喜欢

微生非自异,翠樾愿深藏。谷口逢罗网,人间重采章。

全身珠缀络,一项锦成囊。易警乌啼早,难驯雉性刚。

仅能逃鼎味,何幸识台光。黄阁恩优厚,青山思渺茫。

鹦言来陇坻,孔翠别炎方。既获安栖地,宁须忆故乡。

书来有意问沧波,晓起柴门抚旧柯。孤楫中流杨子暮,白云西去秣陵多。

双龙一别各风雨,五斗相逢今薜萝。寄语湖边垂钓者,好寻虾菜待君过。

同时济济尽英才,况复清朝景运开。幸与诸公作先路,敢期三策便抡魁。

秦淮山好天开画,扬子江深地走雷。应到高秋明月夜,思君直上凤凰台。

鸿雁北来声甚悲,黄昏野雀相并枝。是时静默月色淡,摵摵风草摇枯衰。

夜深扣门兵卒至,八行文字曾无奇。书尾又看诗两纸,若逢饮食充渴饥。

骏马明珠未入用,千金美价思燕随。无盐嫫母正逞貌,越客未可言西施。

子虽淹回年且壮,不比老丑令人嗤。朝廷得贤盛朱紫,玉阶金闼步委蛇。

圣君纳谏无不听,吾徒迹远空行危。况乃庭下闻咸池,报书此方君可喜,我心如此颇得之。

万里桥下水连天,桥系东吴万里船。应有旧时松菊在,不妨杯酒傲霜天。

手种梧桐树,竹实何累累。绿叶间紫茎,玄露自垂饴。

不为游居念,但愿凤皇来。凤皇不相顾,但见乌鹊群,争栖一何喧。

逐令为伐倒此树,乌鹊惊飞向天悲。南山五文鸟,自称为凤皇。

听此梧桐竹实,千里飞相从。下睹荒畴何依,百鸟拱之,缭戾而徘徊。

乌鹊得志,凤皇畴归。终始失据,曷已心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