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偏忌声名早,富贵政须门第好。
了知二物不相关,风月膏粱兼者少。
刘郎天韵真不凡,飞腾宜在蓬莱岛。
年来穷愁已到骨,只有珠玑落残稿。
纷纷馀子何能追,定向诗坛分六纛。
造物小儿亦薄相,浪付繁华给挥扫。
却令径坐诗人穷,只与清冷消热恼。
向来狗监非同邑,渴尽文园尚傭保。
九原千古忽可作,如君自是不枯槁。
茅斋夜诵谁得闻,咄咄空能诉穹昊。
请君更作升天行,勿使贫胡强知宝。
沈与求(1086—1137),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
夜卧风号野,晨兴雪拥篱。
未言能压瘴,要是欲催诗。
跨蹇虽堪喜,呼舟似更奇。
元知剡溪路,不减灞桥时。
旋糊纸屋过冬寒,客至成开去即关。我亦借寮成挂搭,未妨朝暮往仍还。
鹊桥高挂,银河水浅,看一搦、纤身轻度。离多会少不堪言,漫道是、欢娱有数。
斗回珠影,月分半镜,愁对客槎来路。相思相守似伊时,险羞煞、巫山朝暮。
瀛州好,辟谷饵仙方。净白凝香调犊酪,嫩黄和露剥蕉穰。
薄膳称柔肠。
万里边城远,千山行路难。举头惟见月,何处是长安。
汉庭无大议,戎虏几先和。莫羡倾城色,昭君恨最多。
君家大桧长百尺,根如车轮身弦直。壮夫连臂不能抱,孤鹤高飞直上立。
狂风动地舞枝干,大雪翻空洗颜色。人言此桧三百年,未知昔是何人植。
君家大夫老不遇,一生使气未尝屈。没身不说归故里,遗爱自知怀旧邑。
此翁此桧两相似,相与阅世何终极。汝南山浅无良材,栎柱栋椽聊障日。
便令杀身起大厦,亦恐众材无匹敌。且留枝叶挠云霓,犹得世人长太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