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石有膏盲,料理费和缓。
风埃客子游,梦想异相半。
端如餍羊酪,投匕念乡馔。
怀哉小玲珑,旧赏记酣宴。
玉女下云窗,轻我年未冠。
诛茅老三间,此意已悬断。
少须草堂资,两足那可绊。
谢公爱东山,自结寻幽伴。
诗筒忽相先,纸价岂容贱。
流传从使君,感此归思乱。
撷兰蹑危根,漱石俯长涧。
野性等麋鹿,百嗜宁食荐。
揽衣中夜兴,测漏疾流眄。
扃步愧驽筋,卑飞伤短翰。
正使屐齿折,未救斧柯烂。
时节脱复徂,迟莫空浩叹。
何当脂下泽,去路郁交贯。
沈与求(1086—1137),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
九派之物潏,注于溟渤,
寓此诗笔。烟霞之痼疾,
园涉以日,纾写盘郁。
省曹祇有西曹要,官府无如宪府严。国论于今须汲直,人才自昔畏由兼。
斧斤准拟栋梁得,尘土吁嗟圭璧淹。万事调和归适可,诸公闻望在梅盐。
中朝谠论久无闻,一语犹能感圣君。可惜经生汉丞相,不如奴子卫将军。
昆仑使自穷青海,封禅书传起白云。下诏轮台嗟又晚,眼前刀笔总深文。
计利无非利,辞难枉作难。
驱车平路去,高枕此心安。
县小勾稽易,时危赋敛殚。
好裨千虑失,可使百尤宽。
白石苍苔护板扉,人家终日住清晖。二分翠竹三分水,时看蛮禽拍浪飞。
苏武初逢雁,王乔欲借凫。
深知念行李,为报了长途。
难稳三更枕,遥怜五岁雏。
却思正月事,不敢恨榛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