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陵少年铜乳臭,哲肃何甘作牛后。
曲合汙世乡愿徒,俗学聋瞽纷芜莠。
文士规模正始间,风流可喜未曾有。
志士机繁常济务,斡旋金谷捷趋走。
取乱尤须见兵势,料敌先应决攻守。
至言硕画安危机,却顾前思能审究。
服戎角力乃兵耳,入幄造膝直御寇。
人心天意归有道,务穑训学臻富寿。
自古迂儒无益算,盖世奇才实天授。
谁能剡牍出公言,明年定取单于首。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古柏修篁万木颠,盘山百折叩真仙。
便疑脚踏如来地,已觉身游洞府天。
空翠遐观浮海日,偃云时汲濯缨泉。
我来只恨无仙骨,未必丹炉不再燃。
蹑履朝阳入洞深,苍崖碧涧净烦心。花然锦绮春台晓,莺啭笙簧夏木阴。
洗遍残碑有古篆,望穷佳境上高岑。兴豪不尽登临意,抚掌长天一笑吟。
雨露满儒服,天心知子虚。还劳五经笥,更访百家书。
赠别倾文苑,光华比使车。晚云随客散,寒树出关疏。
相见应朝夕,归期在玉除。
远山如梦雾如痴,湖面风来酒面吹。不见故人闻旧曲,水西楼下立多时。
寒风萧索动虚无,千尺乔松夹道呼。绕寺竹林藏梵语,孤村梅树下飞乌。
归途人慑斜阳后,绝岭云翻古庙隅。却笑肩舆行不得,越山还用蹇童扶。
归骑何时遂到家,苍头猎猎走风车。
丑妻终胜长为客,薄酒能无更饮茶。
梦断北窗凉似水,望中南亩雨飞花。
采莲游女应相识,早晚扁舟访若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