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,枣木刻模真并失。
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,帝悟百牛欣倒石。
秦唐二子皆有声,何必今人不逾昔。
拙工砺器雕不已,印版传书差可贵。
方趺图首效碑影,穿凿胶黏总纰颣。
凤山之水生琼玖,斲磨光泽坚而黝。
文章光艳照千古,玉牒万金吁可剖。
刊劖四海多名手,何必区区镌腐朽。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少府朝天日,云霄一凤毛。已随冠冕入,暂辍簿书劳。
晓驿驰星骑,春帆拂露涛。行当逢圣代,几日醉仙桃。
贞元、元和之际,予在长安,闻见之间,有足
悲者。因直歌其事,命为《秦中吟》
沼我乎逵兮,筑子之栖兮。木槿陨落,巢安归兮。
春明试上崇文阁,病起犹怜步武轻。迟暮远为千里客,登临不尽百年情。
淡云天外青山小,斜日烟中白鸟明。皓首江湖归未得,故园春草又应生。
卓矣刘豫州,雄姿类高帝。一身寄曹孙,未得飞腾势。
立志感神人,风云应时至。翻然遂翱翔,二豪安得制。
金风扇冷子云亭,蕉叶临池未变青。偃蹇不知当世务,抽毫思摹蕊珠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