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贤中道意何如,历历樊川论谏书。要在致君成德业,不当沽直徇名誉。
平生忠义倾心际,后日经纶试手初。得意古人多气义,弹冠应有旧簪裾。
宋普州安岳人,字允南。初名献能。时称鸿硕先生。嘉祐二年进士。熙宁末,为秘书丞、通判梓州。邓绾荐为台官,不就,退居二十年。后范祖禹荐于朝,官终祠部郎中。有《春秋通解》、《冯安岳集》。
枣花金钏约柔荑。昔曾携。事难期。咫尺玉颜,和泪锁春闺。恰似小园桃与李,虽同处,不同枝。玉笙初度颤鸾篦。落花飞。为谁吹。月冷风高,此恨只天知。任是行人无定处,重相见,是何时。
天一云衣无定态,眼中时事休惊。年来钟鼎到书生。一麾仍出守,五马看专城。千古金陵佳丽地,中郎素有先声。一江春浪暮烟平。此身眠食外,万事总虚名。
旧闻有西山,松风六月寒。
明当整襟屦,舒笑青云端。
招手尘外人,瀹泉采芳荪。
佛法来东旦,禅宗肇岭南。一溪香气水,万缕藕丝衫。
结子花开五,先人枣示三。心灯受弘忍,梵派演瞿昙。
山髻青螺耸,波心碧玉涵。众流归大海,孤月印寒潭。
蔼蔼花云煖,瀼瀼法露甘。未回烟水棹,空费葛藤谈。
奏乐皇冈石,读书张相岩。也知祖堂近,无暇一登参。
不谀墓中人,不参京兆尹。千年月食诗,足以见忠鲠。
僧汲水声处,旋归未掩关。喜寻黄叶湿,已度夕阳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