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和四首 其三

整此笙歌散郁陶,雨檐飞瀑泻秋涛。吟情彻骨清尤健,饮量随人喜更豪。

黄菊光容嗟向晚,哀筝言语恨徒劳。相逢宜共冥冥醉,回首青云路转高。

冯山

宋普州安岳人,字允南。初名献能。时称鸿硕先生。嘉祐二年进士。熙宁末,为秘书丞、通判梓州。邓绾荐为台官,不就,退居二十年。后范祖禹荐于朝,官终祠部郎中。有《春秋通解》、《冯安岳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素光练静,照青山隐隐,修眉横绿。鳷鹊楼高天似水,碧瓦寒生银粟。万丈辉光,奔云涌雾,飞过卢鸿屋。更无尘翳,皓然冷浸梧竹。
因念鹤发仙翁,当时曾共赏,紫岩飞瀑。对影三人聊痛饮,一洗闲愁千斛。斗转参移,翻然归去,万里骑黄鹄。一川霜晓,叫云吹断横玉。

人寄天地间,官爵寄所寄。

所寄本傥来,得丧亦常事。

何哉浅丈夫,以此芥胸次。

达人视为轻,譬彼摴蒲戏。

役满须过更,代者乃未至。

故乡隔太湖,一舸归甚易。

秋高山骨露,始见松竹翠。

依依古梅村,是中有深意。

世俗纷纷事总虚,诗翁今作逸人居。勤穿东地缘栽竹,喜占明窗为著书。

近市好赊春肆酒,就淮仍买晚罾鱼。忽撑小艇来西郭,不问皆知访仲车。

畏客山僧忽若惊,松门下马雨初晴。谩求衰病端何用,谁使迂疏浪得名。

慷慨请行知雅意,从容排难见真情。风波况是同舟日,伐木宁教愧此生。

仰扪南斗倚高楼,俯视长江天际流。三岛尽从城里见,五湖疑向月中游。

閒床听雨金鸡晓,短阁栖云碧树秋。东望剡溪风雪夜,可谁乘兴共移舟。

我手何似佛手,日中见斗。

我脚何似驴脚,锁却狗口。

生缘在甚麽处,黄茆里走。

乃有北溟之鲲,揭海生尘。

以长觜鸟啄其心肝肺,乃退藏於密。

待其化而为鹘,与之羽翼,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。

自为炉而熔凡圣之铜,乃将图南也。

道不虚行,是谓无功之功。

偏得其道者,一子一孙而已矣。

得其者,皆为万物之宗。

工以丹墨,得皮得骨。

我以无舌,赞水中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