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处青衣旧俗酣,峨嵋东畔蜀江南。从来岁首争为市,大半民间已不蚕。
几日笙歌常继烛,晚春桃李尚仍蓝。嬉游果获神明助,太守虽贫亦荠甘。
宋普州安岳人,字允南。初名献能。时称鸿硕先生。嘉祐二年进士。熙宁末,为秘书丞、通判梓州。邓绾荐为台官,不就,退居二十年。后范祖禹荐于朝,官终祠部郎中。有《春秋通解》、《冯安岳集》。
环佩琮琤落断崖,水清石瘦没平沙。幽人散策经过地,草阁柴扉趁水斜。
夕阳照水晚登楼,皎月涵波夜泛舟。珍重前贤开展意,中年长愿守閒州。
何人解管身中事,今我才知学有源。
养得心源身事毕,春花秋月共忘言。
信美真灵宅,呀然洞府通。皇家尊盛德,南夏享阴功。
庙貌邻炎帝,峰名比祝融。游人思所谓,无独爱嵌空。
上位居崇礼,寺署邻栖息。忌闻晓驺唱,每畏晨光赩。
高谈意未穷,晤对赏无极。探志共遨游,休沐忘退食。
曷用销鄙吝,枉趾觏颜色。上下数千载,扬榷吐胸臆。
喜闻三径被恩书,五马来歌塞里闾。
天上日清消螮蝀,海演风静复爰居。
龟逢衔骨方为鹘,兰不当门亦见锄。
已发覆盆瞻睿圣,何因犹著故溪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