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别江皋能几时,相从鸥鹭久无依。楼前流水常东去,塞上征鸿又北归。
交分每传双鲤信,乡心同望白云飞。孤吟长啸无俦侣,惟向清宵共月辉。
宋普州安岳人,字允南。初名献能。时称鸿硕先生。嘉祐二年进士。熙宁末,为秘书丞、通判梓州。邓绾荐为台官,不就,退居二十年。后范祖禹荐于朝,官终祠部郎中。有《春秋通解》、《冯安岳集》。
寻幽路穷处,略彴跨回溪。
一水虹相映,双华鹤自栖。
浅痕过钓艇,斜势截横堤。
弭节谁凭望,秋光遍水西。
一点嫣然出绿苔,泪痕疑听楚歌来。汉家宫阙生秋草,惟有美人花自开。
烽火兼舟楫,艰危四十馀。几为弓外鹄,一葬海中鱼。
债岂他生偿,名应狱吏书。闲来寻旧将,追问乱离初。
老树何轮囷,虬枝偃欲僵。柯叶虽不改,寒暄已备尝。
自矜后凋性,了不畏雪霜。严寒苦相逼,凛冽亦可伤。
春来发新枝,花开点轻黄。紫芝灿三五,擢秀含英光。
晚节聊足怡,及时愿能偿。颓龄资服饵,相与酬青阳。
扁舟发孤城,挥手谢送者。
山回地势卷,天豁江面泻。
中流望赤壁,石脚插水下。
昏昏烟雾岭,历历渔樵舍。
居夷实三载,邻里通假借。
别之岂无情,老泪为一洒。
篙工起鸣鼓,轻橹健于马。
聊为过江宿,寂寂樊山夜。
旧时供奉曲,歌者亦无人。但感岁年晚,不知天地春。
客犹谈宝庆,吾亦及咸淳。何处杨花过,飞来照角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