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暗尘昏天水碧,风惊雨过女真黄。鬼火光中遗石马,仙盘柱下泣铜人。
李思衍(?~一二九○),字昌翁,一字克昌,号两山,馀干(今属江西)人。宋时事迹不详。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一二七五),伯颜率元兵渡江,以思衍权乐平,寻授袁州治中,入为国子司业。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,还授浙东宣慰使。二十七年召入觐,拟拜南台御史,以疾卒。有《两山集》、《天南行稿》,皆已佚。事见《元诗选》二集《两山稿》、清同治《馀干县志》卷一一。今录诗二十五首。
雨过江山丽,春深笋蕨肥。
扶藜苍藓破,移榻乱云飞。
哲后崇化理,百行孝为先。简扬与徵辟,一一垂青编。
班书纪蔡顺,怙恃早相捐。寝苫值邻火,泣血号苍天。
精诚遂感格,火灭亲乃全。泰和有周生,千载事同然。
雪焰丧厥明,毒痛尤堪怜。嗟哉此纯孝,不愧参与骞。
卓行众所钦,义问咸昭宣。允宜表里闬,俎豆配先贤。
善积自流庆,簪笏今蝉联。
百寻藤蔓老龙形,千岁松根下有苓。峭壁尚粘霜叶赤,一峰分入几楼青。
江南名郡数苏杭,写在殷家三十章。君是旅人犹苦忆,
我为刺史更难忘。境牵吟咏真诗国,兴入笙歌好醉乡。
为念旧游终一去,扁舟直拟到沧浪。
身戴君亲德,何能一粟酬。蹉跎今白首,行迈尚悠悠。
竹影满幽窗,欲出腰髀懒。
何以同岁暮,共此晴云椀。
摩挲蛰雷腹,自笑计常短。
异时分忧虞,小杓勿辞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