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由来有废兴,义无两大一身轻。
封疆社稷若不死,妇女须眉安用生。
纽解三网重接续,灰寒万劫独光明。
便当配食三闾庙,启迪民彝见太平。
李思衍(?~一二九○),字昌翁,一字克昌,号两山,馀干(今属江西)人。宋时事迹不详。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一二七五),伯颜率元兵渡江,以思衍权乐平,寻授袁州治中,入为国子司业。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,还授浙东宣慰使。二十七年召入觐,拟拜南台御史,以疾卒。有《两山集》、《天南行稿》,皆已佚。事见《元诗选》二集《两山稿》、清同治《馀干县志》卷一一。今录诗二十五首。
巨石何亭亭,孤生此岩侧。白云与翠雾,谁见琅玕色。
惟应山鸟飞,百转时来息。
海风吹潮声,过我栏槛外。不知地势险,但觉天宇大。
何时一壶酒,挂席上严濑。班班云寿阴,越山远如带。
江陵五日恶风雨,知我欲行舒小晴。
渺渺渺连恨无远,冥冥烟树唤愁生。
上牢下牢险峰入梦,东渡襄西襄诗有声。
同是天涯更分手,销魂风月与谁平。
一室萧然懒傍书,角巾孤啸问何如。
夕阳能使山远近,秋色巧随人惨舒。
苔渍碧花行不到,香残篆字睡应余。
自怜得计归云晚,前日人间谩畏涂。
官骑连西向楚云,朱轩出饯昼纷纷。百城兼领安南国,
双笔遥挥王左君。一路诸侯争馆谷,洪池高会荆台曲。
玉颜送酒铜鞮歌,金管留人石头宿。北雁初回江燕飞,
南湖春暖著春衣。湘君祠对空山掩,渔父焚香日暮归。
百事无留到官后,重门寂寂垂高柳。零陵过赠石香溪,
洞口人来饮醇酒。登楼暮结邵阳情,万里苍波烟霭生。
他日新诗应见报,还如宣远在安城。
麦秋数尽稻花春,六尺茅茨百懒身。
散策崎岖聊永日,击舟剥啄定幽人。
关心有念真形役,过眼无根俱客尘。
肯着青鞋从我老,队香径遣断归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