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盖星临北斗躔,金门客去几千年。
蒙泉在味见福地,劫火离灰是洞天。
尘外仙家山上屋,日边帆影海东船。
飘飘云气蓬莱近,五彩飞鸾不用鞭。
李思衍(?~一二九○),字昌翁,一字克昌,号两山,馀干(今属江西)人。宋时事迹不详。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一二七五),伯颜率元兵渡江,以思衍权乐平,寻授袁州治中,入为国子司业。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,还授浙东宣慰使。二十七年召入觐,拟拜南台御史,以疾卒。有《两山集》、《天南行稿》,皆已佚。事见《元诗选》二集《两山稿》、清同治《馀干县志》卷一一。今录诗二十五首。
剑外归来席未温,南征浩荡信乾坤。
峰回内史曾游地,竹暗仙人旧隐村。
白发孤翁鉏麦垄,茜裙小妇闯篱门。
行行莫动乡关念,身似流槎岂有根。
仙人赠我华阳巾,鹤发轻笼雪色新。行近花间添老态,照来镜里觉精神。
宁论锦里誇乌角,绝胜东坡岸白纶。安得画工图小像,水边林下乞闲身。
千丈飞崖倚半空,火云时节此清风。
身闲一日俱仙思,何用藏形古木中。
绮阁玲珑夜有辉,却看玉树转霏微。主宾醉后操银管,并作瑶华散漫飞。
乡园数载每同欢,别后宁知会面难。尊酒无由花底共,瑶琴空忆月中弹。
江南梦断莺声曙,冀北魂销雁影寒。遥想芸窗经史暇,寒梅开处带吟看。
岸侧古大柳,谁种临长江。
中自出蠹蝎,百岁成枯腔。
忽值涨流没,槎牙缀旌幢。
腹肤藏蛟龙,半夜雷砰{绛纟换音}。
飞霆痕尚白,如斩马陵庞。
倏尔巨电至,万弩声裂缸。
又为狂风摧,所残惟朽桩。
卧干越大鼎,绝膑不可扛。
就爇以照渔,骇鳞一何厖。
始知网罟细,未足禁突撞。
隆准以脱去,城下徒焚降。
我从洲上泊,昏晓睨船窗。
始终睹变毁,欲赋挑残釭。
吾交评韩诗,险韵古莫双。
安得共咏此,但嗟各他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