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露汪洋普汉恩,凤衔丹诏出红云。拓开地角皆和气,净挟天河洗战尘。
尽道玺书十行下,胜如琴殿五弦薰。乾坤兼爱无南北,何患云雷复有屯。
李思衍(?~一二九○),字昌翁,一字克昌,号两山,馀干(今属江西)人。宋时事迹不详。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一二七五),伯颜率元兵渡江,以思衍权乐平,寻授袁州治中,入为国子司业。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,还授浙东宣慰使。二十七年召入觐,拟拜南台御史,以疾卒。有《两山集》、《天南行稿》,皆已佚。事见《元诗选》二集《两山稿》、清同治《馀干县志》卷一一。今录诗二十五首。
花木中间著小亭,檐虚不碍两峰青。数声啼鸟闹中过,不似家山子细听。
紫府金庭太帝宫,露坛苍桧响天风。上清神虎何年见,云锦空传两玉童。
高台无地曲池平,漂泊勾吴宿古城。
一岸溼云沈夜色,四山凉叶下秋声。
三峡猿声万古哀,生无奥助赖公才。国侨既死歌谁嗣,诸葛前身有自来。
诏旨已湔樊棘泪,祠堂新对锦江开。悠悠公道终难昧,恸哭朱游尚戍台。
居士作层楼,不爱风花雪。
待得野云收,只钓溪边月。
德山托钵话,低头得人怕。
三家村里人,醉后胡厮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