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消山色涨东州,最好天台雁荡游。背负青天缘鸟道,面承□雨看龙湫。
深春林麓多金刹,落日江湖自白头。石上玉芝应拾得,念吾无物可销愁。
郑采(一一八八~一二四九),字载伯,一字伯亮,福安(今属福建)人。理宗绍定二年(一二二九)进士。官校书郎,累迁左谏议大夫。淳祐七年(一二四七)拜端明殿学士,同签书枢密院事,九年卒,年六十二。事见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三二、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卷一六九《枢密郑公行状》。《宋史》卷四二○有传。
傅语清心阁,欣逢诗主人。
莺花无恙否,风月一番新。
旧日行吟处,今来迹已陈。
应怜杨县尹,须鬓两如银。
世间万境一蘧卢,与道俱存是此书。
千载归来人化鹤,满腔真乐我知鱼。
要将德业参天连,莫把光阴掷岁余。
静里功夫终透澈,一庭明月夜窗虚。
闽海当年忆漫游,公馀曾共语千秋。羊肠世路多漂梗,牛耳词坛代作裘。
此际风尘羞吏隐,几回书札问沉浮。南州已下陈蕃榻,郡阁能无十日留。
催趱荼醾交夏景,安排芍药送春光。
可堪收拾归屏枕,颇欲浮沈赴酒杯。
峰峦无数著楼台,老木荒僵春气回。夜读道书晨叩齿,秋心忽见万红开。
西江前去路屯邅,孤客行旌未易前。郎到夜深须警醒,戒心尤在梦香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