贤哉邴曼容,出处知所据。
官馀六百石,辄自移疾去。
富贵非不怀,殆辱亦先虑。
嗟我材下中,叨恩最蕃庶。
尧庭纳言职,轩野方明御。
服衮作槐班,曳履南宫署。
虽经斥免诮,尚玷高华处。
徒有守直弦,何能借前箸。
愚甘六马对,谗恨三物诅。
年来感衰疾,倦鸟思返翥。
抗心望先哲,俯首惭昔誉。
西景尚可收,归辕未云遽。
傥以人望人,期君或吾恕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三井久知名,暇日偶一访。
栋宇坏欲尽,基址尚闳壮。
画墙皆国工,烟云俨天仗,旌旄亚戈戟,佩玉杂弓*。
太古实杰作,笔落九天上,吴生名擅世,睥睨未肯让。
规模远有考,意象豪不放。
最奇老臞仙,骨立神愈王。
石恪虽少怪,用笔亦跌宕。
两姝淡蛾眉,非复火食状。
尘埃久侵蚀,风雨无盖障。
好事未易逢,宁能久亡恙。
雍洛劫火余,妙迹尽凋丧。
斯游恐难继,伫立增悄怆。
莳果疏泉带浅山,柴门虽设要常关。别开小径连松路,祗与邻僧约往还。
莲洞时相见,芳醪每共持。忽看四岁长,已至六旬期。
冈上松初秀,庭前桂几枝。顾予头且白,先寄社中诗。
洞房有鸣琴,朱弦多古音。一鼓再三叹,聊以慰悲心。
明月照素颜,清风吹缟衿。徘徊复徘徊,夜寒更漏沈。
青春不我留,霜华双鬓侵。盥手理残机,爱此一寸阴。
蛾眉不入时,人情自古今。修绠汲寒泉,相将此意深。
人睡萧萧院落空,未秋愁已怯梧桐。
夜长犹幸西轩雨,一半听时在醉中。
玉署烧灯共岁残,胡床携手不知寒。微言总为千秋合,纵饮何妨乙夜阑。
竹送清霜流藻井,梅飞残月下雕阑。传家剩有河梁句,莫诧双龙唱和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