缭绕西堤接暮云,半天残日尚留宾。
归桡直渡无多怖,纵有风波不陷人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朱雀桥边好鸟啼,提壶相送石城西。江天渺渺孤帆远,草树依依望眼迷。
社稷奠安馀献纳,江淮儿女藉提携。从来知恤惟乡土,前席烦公奉拜稽。
谁测螭龙宅,崚嶒千尺峰。偶时烟雨晓,玉立开芙蓉。
无才多病分龙钟,不料虚名达九重。仰愧弹冠上华发,
多惭拂镜理衰容。驰心北阙随芳草,极目南山望旧峰。
桂树不能留野客,沙鸥出浦谩相逢。
庙前溪水流潺潺,庙中修竹声珊珊。
襄王一梦杳难问,晚晴天气归云闲。
一片帘泉泻不休,别看喷玉出金虬。须教流下天津去,散作恩波润九州。
天上文昌望六星,陇头农稷趁三春。玉京玄圃尘尘隔,璧月琼枝岁岁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