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园乘暖敞孤斋,畦埒经春尽绿苔。
新筍偶随枯篠出,野花閒抱故藤开。
双桐夹路元标井,酸枣依墙本乏台。
北户清风时一至,此身疑到上皇来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俯视沧溟气欲吞,群山高作万长垣。堂开揽结重重秀,东西二洲两●门。
初度追思夜向晨,敢安暇逸负青春。
鴒原友悌同三益,鹤发康宁拱二亲。
未遂功名酬诲育,勉将诚孝信乡邻。
从今且愿蒙天佑,日待慈颜拜北辰。
古桂幽香曝晓晴,玉人风格照秋明。恰宜重九当初度,喜听双文是小名。
好梦更徵裙带解,私书合用佩囊盛。妆成自赏通身影,秋水帘前有一泓。
山家冬境致,何处不光辉。大地冰棱合,漫天雨雪飞。
几年衰病卧林泉,势迫形驱苦自怜。白屋想应无孺子,琴堂有榻任高悬。
君今幽兴何所寄,日坐磐石梅花傍。一峰两峰洞庭古,千树万树罗浮香。
平泉庄畔酒初醒,却月观头人欲狂。何似侬家新坞就,不须遥羡白云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