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贵三公第,今营一亩居。聊堪避燥湿,兼欲贮琴书。
兽窟犹思骋,鹪巢不愿馀。长安穷僻地,吾亦爱吾庐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早日苍茫杳霭中,绣衣綵旆照花骢。路从古汴聊分北,家在琅琊更近东。
大野晓行千嶂月,长河朝济一帆风。赐环不独邦人愿,名字从来重两宫。
路入前村认杏花,门前水积半溪沙。风流彷佛朱陈俗,白酒黄鸡姓两家。
霪霖霾昼夜,积潦接郊郛。小艇家家有,危椽处处扶。
稍晴人共喜,却暖鸟争呼。海若一何暴,几翻天地枢。
云树苍茫月正明,座中还遇董双成。玉箫吹罢桃花落,犹记《霓裳》谱上声。
风雪岁云暮,胡为尚远行。惯抛游子泪,长系故乡情。
万里度梅岭,三年客穗城。离筵今夕酒,先是问归程。
西淛江边话别时,断头船子疾如飞。
白拈手里分贓去,临济休夸小厮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