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

璇源多清派,兰谷无绝芳。

之子相门裔,高才映周行。

妙年弄文史,雅志含圭璋。

中岁困官簿,铢两争低昂。

一通金闺籍,荏苒潘鬓霜。

剖符屡麾阮,执戟更疲扬。

闻君近多暇,归偃三经堂。

左右褫绅组,纵横罗巾箱。

安驱仁义涂,弭节名声场。

战酣道始胜,心泰无癯尫。

壮思挟飞藻,诏我临霞章。

我时坐铃阁,寂寞如禅房。

开缄一快读,隽味腴且长。

高义溢句流,清风随篇翔。

感人不无意,在水河汤汤。

吾匪辩音者,空冀怀仁藏。

矧属岁躔暮,百贲皆芸黄。

何以谢君子,松柏同苍苍。

宋庠
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叶子始何年,始自唐中叶。姓徵北里人,艺登南部笈。

器以投琼为,制与选格叶。后主暨思公,位置各妥贴。

鄱阳马竹村,著录时代接。降而至残明,新笺变摺叠。

区分署谁某,半出江湖侠。三十六英雄,曩者拟荆聂。

自经稽仲招,游魂都被摄。何人慕流风,借以资渔猎。

我生于此道,茫未窥藩堞。但从壁上观,心讶且目

淳乎淳,没机心。

撮茎草作翳晴药,锻黄丹成红指金。

发汾阳怒骂伤人语恶,中曹源蛊毒刻骨冤深。

扫狐兔露苍鹰牙爪,咬猪狗添老虎精神。

是师真,非师真。

僧繇描不得,阁笔几沉吟。

十日不见商山翁,桥南桥北俱罕逢。碧梧翠竹春江外,黄卷青灯夜雨中。

泮水曾蒙往教力,国史亦赖搜求功。我始相闻幸相即,杖藜毋惜时过从。

从今一去不须低,见说辽东好去栖。

努力莫辞仙路远,白云飞处免群鸡。

混尘慵走俗,陟巘喜非期。漠漠江雨歇,溶溶春水时。

陶潜那寄傲,惠远更能诗。吏自成稀阔,言归心尚迟。

晓色孕太清,澈心成寒碧。了了新境来,忽忽昨梦隔,初看众绿分,渐觉诸峰辟。

万瓦静扑地,一烟动孤白。微吟重辟户,珍此夜气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