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客天街夜辔还,霰花无数拂雕鞍。
路疑西极瑶池近,人似南朝鹤氅寒。
漏鼓传声催暝色,麴车迷辙寄馀欢。
埙箎雅韵皆多感,偏觉阳春再和难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老凤池边蹲不去,饥乌台上噤无声。
蝶怨莺愁最恼人,曲中金缕可怜春。恨予已被桃源误,莫共渔郎更问津。
今我有三子,欲谋分置之。庶几一子在,可以收我尸。
老妻已咽绝,三子皆号悲。生离过死别,不如还相随。
象外禅师坐月航,迢迢东去水云长。秋高有约看山去,烂煮茯苓如雪香。
旭日晴明叶染红,湖滨放棹喜柔风。千峰罗列皆城郭,三郡萦回接远空。
练甲报仇虚霸业,凿山底定叹成功。何时结客探林屋,出没烟波伴钓翁。
冲雨冲风莫管渠,晨炊蓐食便巾车。
能无几日到茅舍,睡到日高相折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