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吾闻卢同有茶癖,七碗清风生两腋。吾闻陆羽称茶仙,铜瓶细酌中泠泉。
古来知味但如此,咄咄新安詹仲子。胸吞云梦蟠潇湘,一饮百碗消枯肠。
虎丘之产茶仅斗,尽采遗君不盈口。蒙山石上青槎牙,咀嚼那能烦齿牙。
斟酌建溪三百饼,巨杓长瓢堪酩酊。风炉竹几罗庭除,大铛贮月来中厨。
松风才过鱼眼发,玉乳盈缸喷香雪。鲸吞鳌吸如有神,淋漓醉墨驰风云。
一饮一挥三百首,若个能诗复能酒。胡生十载戒饮茶,金茎日夜烹黄芽。
天瓢一滴欲冲举,刺刺文君未相许。羡君豪兴为汝歌,歌成掷溯桐江波。
明年倘忆吾乡茗,谷雨前朝赴龙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