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倦绣停针,摊书小卧,流莺恰恰殷勤。东风帘幕,春老饯花魂。
最是韶光难系,渺茫茫、来去无痕。无端底,风前弱絮,也会自纷纷。
颠狂飞不定,恼人情绪,暗度朝昏。惹秋千红索,风月柴门。
零乱沾茵落溷,无凭准、勾起愁根。天涯路,千团晴雪,飘舞过邻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