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垒毰毸地,双惊灭玉尘。长鸣非后郭,利嘴欲专秦。
鸱领聊延敌,鹰扬愿杀身。君恩定多少,引距即随人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两崖陡起束狂澜,南去沙平势渺漫。长有扁舟依渡口,行人莫道往来难。
总戎司马旧春官,坐镇边陲众自安。
双阙朝元瞻御扆,六州行部驻雕鞍。
履声暂待金门漏,旆影还冲玉塞寒。
明到关城多暇日,好将佳句寄朝端。
一弦清奏似谁论,踪迹飘飘响绝尘。汲郡已行长啸客,宜阳聊寄不言人。
步兵罢叩空回首,中散深惭未识真。披卷竟迷君去所,仰山惟见月嶙峋。
之子去何之,愚公谷正愚。遥知远林际,青霭入看无。
迹是沧浪客,家居罢亚村。
秋菰芼羹滑,社酒带醅浑。
勋业知难遂,文章不更论。
惟余此身在,分付与乾坤。
头上百宝钗,终身不相失。
唯有鸳鸯席,承欢难可毕。